花蓮之行的歸途在黃小裕的堅持下選擇了路途較遠但風景優美的海岸線,
黃小裕就是這樣,
只要能夠多飽覽美景,開車再累也沒有關係。
從花蓮市區駕車往東海岸走,
台11線上走了大約十五分鐘至二十分鐘就到達了水璉加油站,
再往前繼續開約五分鐘即可看到路旁立著「牛山‧呼庭」的木造牌子,
原住民色彩豐富及構圖大膽的圖騰吸引著我們。
平時走海岸線經過總是無心停留,
這次我們決定去一窺究竟﹗
驅車往指示的方向駛去,
向下蜿蜒的小路非常窄,
大部份地方都只能容一台車經過,
彎彎曲曲的路行駛不到十分鐘,
突然眼前一亮,視野大開,
澄澈的碧海藍天,
映著陽光而顯得青嫩欲滴的山巒盡收眼底,
之前在小路行駛的鬱悶感一掃而空。
這裡就是「牛山‧呼庭」,
原來牛山是個地名,位於水漣,是一個漢族與阿美族混合居住的海岸村落社區。
這裡瀕臨太平洋,綠草如茵,牧場天成,是以前原住民放牧水牛的地方。
阿美語唸法為Huting-呼庭。
傍晚的陽光溫柔和煦,
清涼感十足的海依傍著翠綠色的山巒,
黃小裕和紀小如鞋子一脫,
玩水去囉﹗
無計畫的探訪,
我們在牛山找到東海岸最原始質樸的美。
BY紀小如
★羊腸小徑般的小路,引領我們進入夏日午後的美麗天地。
★這片海灘有『換膚海灘』之稱,因為潮汐及海浪大小的關係,會改變海灘的樣貌。海浪大時,帶來的
礫石多,就會變成礫石灘,海浪小時只帶得動沙子,就變成沙灘。
★浪打上來時的白色水花,像極了打翻一地的牛奶。
★放鬆心情的紀小如,嘴巴笑得好開好開。
★的確,傍晚的海岸,很愜意。
★黃小裕和紀小如的旅遊足跡又多了一個地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