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了孩子後,
益發覺得自己更應該注重內心需求,
因為,
照顧孩子太常會讓人忘記自我了!
生活照顧、陪伴、教養……
原生性格本就不夠隨性自適的我,
再加上容易認真的個性,
常常會太過「用力」的與孩子相處,
當孩子不如自己預期時,
內心的挫敗感相對增加,
孩子們也多少感受到媽媽的焦慮或低潮。
所以,
展望來年,
期盼我的主體性常伴左右,
同時也莫忘生養孩子的初心就是單純的愛,
多餘的企盼與情緒盡量減少。
末尾,
分享在網上看到的一段話:
〈我想到達的境地〉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所寫:
「我想要愛你,而不會緊抓著你;
欣賞你,而不帶任何評斷;
與你同在,而沒有任何侵犯;⋯⋯
邀請你,而不強制要求;
離開你,而不會有愧疚;
指正你,而非責備;
並且,幫助你,而不讓你感覺被侮辱。
如果,我也能從你那裡獲得相同的對待,
那麼,我們就能真誠地會心,
然後,豐潤彼此。」
BY 紀小如
全站熱搜